以上就是關于上海話教程-學說上海話視頻教程的相關分享,這期內容非常的簡單,你們學廢了嗎?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,更多精彩游戲,盡在ab173軟件站!
上海話教程
文章導讀:上海話教程,在吳方言中,連讀變調體系非常發達。幾乎所有的字在詞語中都會發生變調。但這種變調是規則的,是根據兩個字的單字調來確定變化結果的。這里還有學說上海話視頻教程,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!
上海話教程,在吳方言中,連讀變調體系非常發達。幾乎所有的字在詞語中都會發生變調。但這種變調是規則的,是根據兩個字的單字調來確定變化結果的。這里還有學說上海話視頻教程,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!
一、上海話教程
五度標音法
五度標音法。首先先對幾個聲調中的概念進行解釋:
1、調類。調類,指的是一個聲調的種類。在中古漢語中,調類有八種。陰平、陽平、陰上、陽上、陰去、陽去、陰入、陽入,并且每個調類對應了不同的具體音值。現代漢語在此基礎上,會發生一定的合并。有些聲調的音值會同化。所以調類數量就減少了。一個字的調類是確定的,不會更改的。就算合并也有規律。
2、調值(音值)。調類是聲調的種類。但調值關乎這個聲調具體聽起來的感覺,是聲調具體的音高和頻率。比如它是平的,上升的還是下降的;頻率的是多少。同一個調類,在不同方言中,會有不同的調值,這是歷史演化的產物。比如陰平在普通話中是個高平調。在上海話中是個降調。
所以請不要說:上海話的陰平聲就像普通話的去聲。這是錯誤的。上海話的陰平聲就是普通話的陰平聲。這句話正確的表達是:上海話的陰平聲的音值,相似于普通話的去聲的音值。
3、調名。因為各地方言在中古漢語八個聲調基礎上發生了歸并。歸并后,這幾個聲調的音值是相同的。所以我們為了方便記載,把方言中所有的全部的音值,用數字來替代。以普通話為例,它在歸并后,剩下四個調類,對應了四個調值:陰平聲、陽平聲、上聲、去聲。于是,我們用1聲、2聲、3聲、4聲分別代表這四種調類(調值)。和調值一樣,相同漢字在不同方言中的調名也可能是不同的。請不要說上海話的1聲等于普通話的4聲。
這三個概念各有作用:調名用于拼音記載,調類用于輔助我們判定清濁音,而調值,則直接關乎我們的具體發音。
為了刻畫調值,我們引入"五度標音法"這個概念。將方言中音調變化的區間,分成五部分。稱之為五度。音高從低到高分別成為一度、二度、三度、四度、五度,或者寫作1、2、3、4、5。
5最高,1最低。大家可以模擬到音樂的do、re、mi、fa、so中。不過這不代表1的音值就是do,只是為了方便大家理解。規定好了這五度之后。我們就可以把方言的音值的變化用數字表達出來。
由于漢語 聲調的變化是平滑的,不是跳躍的。也就是說,如果一個音是個全范圍升調,它會平滑經過12345度,而不是從1直接跳到5。這一點請大家注意。
我們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普通話的各聲調的調值。
普通話聲調及調值
大家可以邊看數字,邊試著念這個聲調,便將手放在后頭上。找一下感覺。熟悉五度標音法:
一聲,調值是55,所以聽起來是個高平調。喉頭也很高,不動。
二聲,調值是35,所以聽起來是個高升調。喉頭從中部上升。
三聲,調值是214,所以聽起來先下再上,是個低升調。喉頭先下降再上升。
四聲,調值是51,所以聽起來是個高降調。喉頭從最高向最低移動。
這樣之后,相信大家會有一個比較直觀的感受了吧。
由于五度標音法是一種大致的劃分方法。所以每個度的音高只是相對的。具體的音值是需要靠緊密的儀器測量的,也就是"實驗語音學"的研究范疇。同時,不同的人發音的絕對頻率也是不同的。只要相對的音高正確了,聲調就算正確。
所以我們還有一種表達音值的方法。也就是用"高"、"低",和"平"、"升"、"降"表示。
凡是聲調數字不變的,就是平聲。數字主要是減少的,就是降調。數字主要是增加的,就是升調。第一個數字大的,就是高調;小的,就是低調。所以普通話的四個聲調又可以表達為:陰平:高平調;陽平:高升調;上升:低聲調;去聲:高降調。
不過,這種描述法,對于聲調較多的方言,比如粵語,就顯得不夠精確了。所以我們主要用到的方式是五度標音法。
二、學說上海話視頻教程
新上海人——學說上海話